1.福特是如何让汽车走进美国平常百姓家的

2.福特大战法拉利,速度的意义永远在赛场之外

3.《极速车王》观影指南,连配角都是汽车界的人物

4.《极速车王》中你所不知道的事 那些年福特与法拉利的恩恩怨怨

5.为什么说《极速车王》是一部标准的男人戏?

6.看《极速车王》,你需要了解这些"故事"

7.《极速车王》福特只是配角,情感与精神才是主角

8.亨利·福特的生平事迹

亨利福特二世_亨利福特有几个儿子

如果谈论起有关汽车的**,大多数小伙伴都会想到《头文字D》、《速度与系列》等等这些名字里不带有明显品牌特征的影片,而在今年入围奥斯卡,但错失小金人的一部汽车传记影片中却反其道而行,它的名字就是:

《Ford?V.Ferrari》

当然,中文将它音译成了《极速车王》

或许对于大部分车迷朋友来说,原版的名字可能更加令人愉悦,因为那样更具观赏性,例如《超人大战蝙蝠侠》、《钢铁侠大战葫芦娃》……

这样一部弘扬福特汽车运动文化的**,保持拍的不像厂家内部宣传片似乎对于歪果仁来说还算容易,但豆瓣评分高达8.6却在美国本地叫好不叫座让人意外。而且票房仅收获了3100万美金,相对于接近1亿美金的投资成本,只能说两个字:“血亏”。

(美国IMDb评分8.2)

多数人归咎其失败的原因就是影片中出现了大量与汽车相关的桥段,观影人群过于男性化和单一化,导致人们不愿意看两个老爷们大声嚷嚷:“我们车手不需要女人!”

本片讲述的故事情节来自于历史上的真实,即福特收购法拉利未果尝试打造超级跑车征战勒芒24小时打败这个意大利佬然后哈哈大笑……

但是今天,我们除了会还原一部分真实的历史之外,还会讨论一些有关车手和福特GT的话题,同时延伸到汽车品牌去争夺赛事冠军意义的问题。

影片将真实还原到了大致90%的程度,但为了情节的丰富性,做了大概10%的戏剧添加和改动。首先,在1963年收购法拉利这件事上,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由当时的福特副总裁唐·福莱出面商谈的,并且恩佐老爷子确实侮辱了亨利·福特二世。

(**画面)

(历史上的福特二世)

此次收购失败是法拉利自导自演的,为的是抬高身价吗?其实并不是,菲亚特在起初仅收购了法拉利10%的股份,后来才达到了90%,而**中在福特高管走后法拉利就被菲亚特收购,暗讽不真诚的意大利人并非真实存在。

法拉利·恩佐真的是因为赛车项目而不同意的吗?根据当时的合同,恩佐老爷子确实关于车队和赛车项目的管理与福特产生了分歧,并因此恼怒拒绝了收购,大骂福特老爷子。

(历史上的恩佐老爷子)

福特GT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卡罗尔·谢尔比和肯·迈尔斯?其实并不是,虽然这两位赛车手在福特GT的研发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背后主要还是依靠的福特深厚的造车功力和大量资金的投入,其中还不乏一些重要人物的参与。例如,霍尔曼和穆迪对于刹车系统的改进无疑也是帮助巨大。

(在比赛中的迈尔斯和谢尔比)

谢尔比曾和着福特二世在赛道上驾驶福特GT?并拿自己的公司去和福特二世打赌?当然是不可能,作为福特的掌门人,怎么可能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去乘坐赛车。同时谢尔比为让迈尔斯参赛,不惜拿自己的公司去和福特做交易也不可能,谢尔比先生既是一名伟大的汽车设计师和赛车手之外,也是一名伟大的商人。

(年轻时的谢尔比先生)

Daytona耐力赛上“7000转干它”是真的吗?同样也是的,尽管福特GT在当时非常出色,但到了赛场上一切都将由车手操作,场外的谢尔比先生不可能高举标语干预车手的操作。

(**画面)

福特GT一经诞生就成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从1963年开始立项,福特经过了三次的努力才取得的成功,期间变速箱和刹车问题困扰了他们许多年。诞生前,测试了多达12台车,第13台车被命名为福特GT,前12个分别为GT?101-GT12,最后正式称GT?40S,GT只不过为小名。

一起冲向终点的迈尔斯是故意被人安排的?影片中,行政主管奥·毕比让福特三位车手一起冲向终点其实是真实的,同时谢尔比也同意了,导致了迈尔斯有绝对的领先权并可以创造历史的机会没有了。

(当时的冲线是有先后顺序的)

当然,除了当时设想能起到宣传福特品牌的作用外,其实福特官方也是被赛事组织方所误导了。当时主办方的法国官员是同意三辆福特赛车一起冲线,但靠前的迈尔斯为第一名。但后来一小时之后,主办方就推翻了,根据发车位置判断谁跑的距离较长,然后决定谁来获奖,以至于导致Bruce?McLaren和Chris?Amon获奖。(对,就是那个超跑的迈凯伦)

(当时颁奖的画面)

(历史上的迈凯伦先生)

这里边就要引入迈尔斯先生和那台福特GT。错失勒芒24小时的冠军成为了迈尔斯先生赛车生涯最大的遗憾,因为迈尔斯先生已经取得Serbring、Daytona的冠军,仅差Le?Mans便可实现大满贯的成就,十分的惋惜。

肯·迈尔斯简介:出生于英国,早期为一名坦克修理工,战后曾驾驶过布加迪、阿尔法·罗密欧、阿尔维斯等车型参赛,最后转向福特,是一名驾驶和机械维修双精通的人才。

1952年,定居于加州洛杉矶,担任MG的经销商经理

1956年,设计了保时捷550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影片的主角——福特GT40,是1966-1969赛季4次勒芒冠军车型,而在之前,法拉利蝉联了1960-1965赛季的冠军。

40代表着这台车高40英寸。搭载了福特V8的引擎,使用了全铝合金的底盘。在这里边有个细节,福特V8发动机包括4.7L和7L两个版本,前一个因为不稳定后来没有装配。

当年福特GT夺冠后,对于福特品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北美市场一款运动型的轿车开始深入人心,年轻开始和运动画上等号,人们对于福特的品牌形象也有了改观。

这让我们很快联想到赛事夺冠对于汽车品牌影响有多大?一方面讲,赛事的荣誉可以让汽车品牌焕发新的青春,对于品牌形象和产品宣传都是如虎添翼。另一方面讲,力争夺冠的“心气儿”也会要了汽车品牌的命,大量资金投入和研发重心的转移会让车企在民用市场上“步履蹒跚”,以至于拖后腿。

对于现在各大品牌丰厚的资本实力来说,赛事已经成了其庞大体系的一小部分,不会像说1969年之后的法拉利因为资金问题退出勒芒,但赛事其实还是一场赌局,赌的是汽车品牌的尊严和实力,以及这些掌握汽车制造命脉的男人对于这个“交通工具”的理解。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年的福特赢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福特是如何让汽车走进美国平常百姓家的

福特汽车公司人情化的员工管理

 尊重、信任每一位职工

 亨利.福特二世十分重视职工问题。他认为应该像过去重视机械要素取得成功那样,重视人性要素,这样才能解决战后的工业问题;而且,劳工契约要像两家公司签订商业合同那样,进行有效率、有良好作风的协商。

 当然他也是这样做的。他启用贝克当总经理,目的是改变公司职员消极怠工的局面。贝克也是不负众望,他以友好的态度与职工建立联系,使他们消除了怕被“炒鱿鱼”的顾虑,也善意批评他们不应消极怠工,互相扯皮。为了共同的利益,劳资双方应当同舟共济。同时也虚心听取工人们的意见,并积极耐心地着手解决一个个存在的问题,与工会一道制定了一项《雇员参与》,在各车间成立由工人组成的“解决问题小组”。

 为了把《雇员参与》辐射开来,福特还经常组织由工人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到世界各地的协作工厂访问并传经送宝,这充分体现了员工参与和决策的重要性。

 目前,福特公司内部已形成了一个“员工参与”。员工投入感、合作性不断提高,大大缩短了与日本的差距,而这一切的改变就在于公司上下能够相互沟通;内部管理层、工人和职员改变了过去相互敌对的态度。关心职工,也因此引发了职工对企业的“知遇之恩”,从而努力工作促进企业发展。

 公司赋予了职工参与决策的权力,缩小了职工与管理者的距离,职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尊重和发挥,积极性也随之高涨。“全员参与制度”的实施激发了职工潜力,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

 在福特公司,现已形成一条不成文的宗旨:尊重每一位职工。这个宗旨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贯穿于福特公司管理企业的活动,同时也贯穿于企业领导的思想。这个基本信念对于其他任何企业领导来说都是不能忘记的,不但不能忘记,而且还应该扎扎实实地将它付诸实施。

 福特认为,生产率的提高纯粹在于人们的忠诚,他们经过成效卓著的训练而产生的献身精神,他们个人对公司成就的认同感,用最简单的话说,就在于职工及其***之间的那种充满人情味的关系。如果当职工找你来谈关于公司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建议,或其他有关企业事宜,而被你拒绝的话,则会使他(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对工作感到心灰意冷,最终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

 福特公司能有今天的辉煌,其独特的员工人情化管理应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福特大战法拉利,速度的意义永远在赛场之外

福特用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平常百姓能以较低廉的价格买到质优的汽车。

亨利·福特二世的战后重组使公司迅速恢复了元气,并使之进一步推出了扩展,最终在美国成立了44个制造厂、18个装配厂、32个零件仓库、2个大型试车场和13个工艺开发和研究机构。

除大规模增加福特车辆制造设施之外,这项还引入了公司多样化经营,涉及金融、保险、配件与服务、电子、玻璃、航空和汽车租赁等领域。

扩展资料:

1940年10月,罗斯福总统向美国工业界发出每年生产5万架飞机的号召。早已退休的亨利·福特深感责无旁贷,立即重新出山开建全球最大的单体工厂:柳溪飞机厂。L型的柳溪工厂占地33万平方米,主要帮助统一飞机公司组装B-24“解放者”轰炸机。

以亨利·福特在美国企业界“神一般”的崇高地位和“教父般”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柳溪飞机厂迅速建成。在此感召下,全美数百万家企业也积极行动起来。

1941年10月8日,第一批飞机发动机运抵柳溪工厂。包装箱上写:普拉特·惠特尼公司,R2800引擎,发往福特汽车公司。

《极速车王》观影指南,连配角都是汽车界的人物

实话实说,《极速车王》是个一听到就有些劝退的中文译名。

这个一点都不走心的译名,乍看上去还以为是2013年的高分赛车影片《极速风流》。一部由影帝级别的两位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领衔的冲奥作品,被大部分中国观众忽略注定是可惜的,还不如直接将《Ford?v?Ferrari》翻译成《福特大战法拉利》,虽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但可能对于理解本片更适宜。

**讲述在著名的勒芒(LeMans)24小时耐力赛上,福特硬杠赛场霸主法拉利的大战。有趣的是这部改编于上世纪真实时间的恩怨,现实版本也充满了戏剧性。

01

福特大战法拉利确有其事,这要从福特说起

早在1901年,还在车企上班的工程师亨利·福特,就驾驶自己设计的Sweepstakes参加全国最大的汽车比赛。战胜了当时最强大的赛车手和汽车制造商,不仅赢得1,000美元奖金,还得到了赞助商的关注。也为在1903年创立福特汽车,生产第一款车型A型车(Model?A)奠定基础。

1908年,福特T型车上市,凭借着首创的流水线生产线,与低廉的售价,T型车的销量也从此一路狂飙,连续多年都是世界上最畅销的车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到了1960年代,福特车型由于低廉的质感不在受到市场热捧。福特掌舵者亨利·福特二世决定开发跑车生产线,通过赛事获奖先声夺人。

02

福特和法拉利谁才是那个狼人?

于是,福特盯上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个需要车辆能达到320km/h以上的极速,并连续跑足24小时的赛事。这样既可以打开欧洲市场,也能立住福特车王人设。但万事开头难,多年以来,勒芒耐力赛都是由宾利、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奔驰、捷豹这些如雷贯耳的欧洲劲旅轮流坐庄,法拉利车队更是在1960年后连续三年夺冠,这哪是福特这个“外地仔”能随便撼动的。

“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算事”!“财大气粗”的福特想出了一个办法——收购法拉利,直接买了冠军车队不就成了。为此,亨利·福特二世亲自下场与法拉利老板恩佐·法拉利面谈,彼时的法拉利沉迷赛事以致研发太过烧钱,而陷入财务危机。

图左为福特汽车掌舵人:亨利·福特二世

图右为法拉利老板:恩佐·法拉利

或许是美国人不懂意大利的浪漫情怀,福特带1600万美金飞往意大利,结果却是美梦泡汤。原因很简单,恩佐·法拉利发现合同里有一条,“法拉利竞赛部门给福特竞赛部门提供引擎,并在Indi500的赛场上放弃参赛”。这意味着,法拉利不仅失去品牌主导权,就连赛事霸主的荣誉也将烟消云散。对于一个把公司搭进赛事的老板来说,这是奇耻大辱。

在签约的最后一刻,恩佐·法拉利大笔一挥,在合同上留下了“不可接受“的签字,从合同上的红色惊叹号足矣感受到他的愤怒。同样被激怒的福特也当即决定打造自己的赛车团队,并立言将在每年一度的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击败法拉利。

自此,两家结下梁子,而一段也就此开始…...

以外人角度来看,其中的对错也许难以评价。而回到《极速车王》的**中,关于这场恩怨谁对谁错,可以说导演旗帜鲜明的站在了美国人民的立场上。为尊严而战的福特和“二五仔“法拉利的形象,也成了引发了剧情的第一个矛盾点,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这一笔很点睛。

03

用90天打败法拉利?

时间来到1964年4月1日,媒体口中的法拉利杀手“Ferrari?killer”福特?GT40?诞生:GT代表?Grand?Touring,40代表车辆高度为惊人的?40?英寸低矮尺寸(1.01米)。但福特的复仇并没有因为GT40的诞生而立马实现,强大的马力没有得到充足的调教。1964勒芒赛事上,以法拉利击败福特告终。

好事多磨,福特重新任命美国赛车?Carroll?Shelby?卡罗尔?谢尔比负责GT40项目,而谢尔比也没有辜负福特的信任。

图左为Carroll?Shelby?卡罗尔?谢尔比

图右为马特·达蒙饰演的谢尔比

谢尔比找到了46岁的Ken?Miles?肯-迈尔斯,担任赛事经理一起调教GT40。迈尔斯也是个狠人。觉得自己调教的车别人都开不好,亲自下场当赛车手。

图左为Ken?Miles?肯-迈尔斯

图右为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肯-迈尔斯

虽然两位大神入队成功,但留给福特的时间也不多,于是乎,出现了**预告中,两人关于九十天造车的对白。

而法拉利这边拥有世界第一快车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双料世界冠军——John?Surtees约翰·苏提斯,1964年他手上已经有1次F1世界冠军,4届摩托车世界冠军,无数个大小赛事冠军……

而**也没有像预告所暗示的走势发展,有了谢尔比和迈尔斯这对组合,福特车队仍旧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

而关于没有胜利的原因,历史上倒是没有说清。但**给出了说法——万恶的福特二把手从中作梗,临时换下了迈尔斯,导致迈尔斯只能在修理厂听到落败的消息。这也是**的第二个矛盾点——车队与福特高层间的博弈,这种对抗从头贯穿到尾。

迈尔斯带小儿子去看野马上市车展,被福特二把手羞辱、赛前临时换角、插手车队训练、额外聘请新车队……故事也在福特高层用权力的手肆无忌惮的指点车队,谢尔比的种种努力反抗下走向高潮…..

04

事不过三,福特复仇成功!

但事不过三,福特戏剧性的在1966年吹响了胜利的号角,并在1966年至1969年间连续四冠!法拉利在1967年推出搭载V12引擎的“复仇战车”330?P4复仇失败,又遇上18年勒芒修改赛例,导致法拉利退出勒芒赛场专注F1赛事。

亨利·福特二世大仇得报,老对手法拉利也不玩了,GT40也在1969年后退出勒芒赛场,就此结束这段恩怨。

唯一让人遗憾的的事,莫过于福特高层喝令迈尔斯减速,以达成“三辆福特同时冲线的震撼效果”,最终导致总距离不如队友迈凯伦屈居亚军。若不是如此,肯·迈尔斯将成为有史以来同时获得戴通纳24小时、赛百灵12小时和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的“三连冠”车手,直到今天,这一壮举仍未有人实现。

66年勒芒赛三辆福特并行过终点线的新闻

**同样也引用了这个结局,屈居第二迈尔斯没收到众人的热捧,第二永远是第二,鲜花和掌声与永远属于冠军。从胜利的喜悦感瞬间剥离,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在福特高层传达这个消息后,这段迈尔斯看到后视镜身后已无对手的画面。

该情节将**推向高潮,也是**第三个矛盾点——与自己的对抗,是顾全大局保证车队不被高层秋后算账,还是拿下冠军!迈尔斯选择了前者。

放弃个人荣誉值吗?或许,迈尔斯在回头那一刻,法拉利老板恩佐·法拉利的脱帽致敬得到答案,有时候速度的终极意义不在眼前而在远方。

05

让**人物活过来,这是对观众最大的尊重

作为真事改编的**,在现实的框架下,《极速车王》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改编。从剧情高潮的勒芒赛道上两位车手双车并行火花四溅的对峙。到赛场之外,两位汽车巨头的理念之争,商业世界与理想主义的博弈,纯粹与不纯粹、尊严与妥协之间的对立。每个人物、每个的环环相扣,恰到好处。

除了主角,还能将配角刻画的生动,不得不佩服这部**导演、编剧的功力。以福特二世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开场的傲慢:福特二世俯视车间工人,那不可一世的二世祖姿态跃然纸上。

条约被毁、受到羞辱时的愤怒:法拉利暗中联系菲亚特,撕毁条约并侮辱福特,福特二世愤而应战。

关于这场戏尤为经典的细节,听到竞争对手嘲笑自己肥胖,嘲笑福特工厂丑,福特二世都带着戏谑的表情不屑一顾,但最后听到“你不是亨利·福特,你只是亨利·福特二世。”这句挑战尊严的讽刺却让他神色大变,直接宣布在当年的勒芒向法拉利开战。

坐上福特GT?40上的痛哭:为了防止高层再次插手,谢尔比擅作主张带着福特二世,坐着新改好的GT40来了段速度与。成功劝“哭“了福特二世,当然这是喜悦的眼泪,自家也有这么快的车,自己老父亲泉下有知该多好。

一场狂飙后的哭泣是本片最好笑的一个段落,也让这个车业巨头显得有点可爱。

最后赛场上的冷漠:听取下属建议,让原本冲向终点的迈尔斯减速,导致剧情在最后一刻,最后二十分钟的与澎湃,观众从即将胜利的喜悦中瞬间抽离,原来这依旧是开头那个傲慢的福特二世。

《极速车王》设定在60年代,但除开年代设定,整部**从题材选择到叙事手法,都透露出一种不属于当今时代的,扎实而稳健的复古感。《极速车王》或许不能被全部人接受,但它能成为给古典主义**人们的一记强心剂,又再一次证明,“need?for?speed”在中,永远不会过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极速车王》中你所不知道的事 那些年福特与法拉利的恩恩怨怨

作为一个汽车迷,各类赛车**当然不会错过,而《极速车王》就是笔者近期最期待的一部。**的英文名是“FORD?V?FERRARI”,讲述当年福特在勒芒赛道上击败法拉利的故事。本以为这是部吹福特的**,看完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其更多的是讲述赛车手肯·迈尔斯的成长历程。

不仅肯·迈尔斯是位车手,**中的不少人物都是汽车界响当当的角色。比如在肯·迈尔斯“被迫放水”后夺得冠军的布鲁斯·迈凯伦,就是如今超跑品牌迈凯伦的创始人。连这么厉害的人都是配角,那么**里都有些什么人物呢?

肯·迈尔斯

1918-1966

如果不是当时福特副总裁从中作梗,要求肯·迈尔斯放慢速度,那么他将会是第一个同一年连续赢得Daytona?24小时、Sebring?12小时和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的车手。这一成就前无古人,至今也无来者!要知道,在赢得这些比赛的时候,肯·迈尔斯已经是位年近50岁的“老男人”了。

除了超神般的驾驶技术,肯·迈尔斯同时也是位出色的汽车设计师。在福特收购法拉利失败,并被恩佐·法拉利羞辱后,亨利·福特二世决心在勒芒赛道上击败法拉利。而在打造赛车GT40的过程中,不少赛车上的缺陷都是肯·马尔斯发现并优化的。所以我们看到,当肯·迈尔斯被车队排除在外时,迈凯伦在勒芒赛道上并未取得什么成绩。而在肯·迈尔斯进入车队后,福特就在次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包揽了前三名(事实上肯·迈尔斯也参加了1965年的勒芒比赛,但因为变速箱故障而退赛)。

遗憾的是,这么一位人物,却在1966年测试赛车时发生事故不幸丧生。如果没有此次事故,世界上将很可能诞生一个“迈尔斯·谢尔比”的超跑品牌,一个追求极致且纯粹的超跑品牌。那时候,可能就没迈凯伦什么事了。

卡罗尔·谢尔比

1923-2012

聊完肯·迈尔斯,有必要提提他的好基友卡罗尔·谢尔比。这哥们小时候因为心脏的健康问题在床上躺了好几年,后来当过兵开过飞机,退伍后当过油田钻工,后来还开了个养鸡场。养鸡赚了点钱之后,卡罗尔·谢尔比终于将目光投向了他从小的爱好——赛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整个上世纪五十年代,卡罗尔·谢尔比不停在“比赛-夺冠-比赛-夺冠……”,并在1959年获得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

也是那次高负荷的比赛过后,卡罗尔·谢尔比意识到,他的小心脏已经禁不起赛车手这个职业的折腾了。于是退役后,他玩起了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来改装赛车。卡罗尔·谢尔比写信给英国AC公司:给我个车身,我能给它安上福特的发动机。然后又给福特写信:给我一台发动机,我能把它安在AC的车身上。就这样,鼎鼎大名的Cobra?260诞生了。

Cobra?260的成功,让卡罗尔·谢尔比得到了很多汽车大厂的认可,所以福特想战胜法拉利时会想到他,所以才有了《极速车王》的故事。后来,卡罗尔·谢尔比帮福特打造了GT?350和GT?500,又帮克莱斯勒打造了道奇蝰蛇。可以说美系性能车,大多都有卡罗尔·谢尔比的影子。如果你发现一辆Mustang的标志不是马而是眼镜蛇,别以为是盗版,那可意味着是卡罗尔·谢尔比的手笔!

李·艾柯卡

1924-2019

促成《极速车王》故事的发生,还有一位关键人物——李·艾柯卡。这哥们从福特一名小销售干起,一路爬到了福特副总裁的位置。正是因为其对市场的敏锐性,李·艾柯卡发现了年轻人购车需求的巨大潜力,于是他主导推出了风靡美国的Mustang。这款车第一年的销量就高达41.9万辆,创下了当时全美汽车制造业的最高纪录,也是这款车挽救了福特当年的颓势。在李·艾柯卡的说服下,亨利·福特二世同意了收购法拉利的提案,才有了影片中的故事。

或许是因为“功高震主”,在“福特Pinto车”爆发后,李·艾柯卡被踢出了福特公司。福特这一举动立马让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喜出望外,立马抱住李·艾柯卡的大腿说:大师,您看看我们公司还有救吗?上任之后,李·艾柯卡立马对克莱斯勒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从借来15亿美元的。没几年,克莱斯勒不仅起死回生,还站稳了美国三大汽车产商之一的位置。在克莱斯勒刚缓过气的时候,李·艾柯卡力排众议对AMC(美国汽车公司)进行了收购,而原AMC旗下的Jeep品牌成为了克莱斯勒的摇钱树。时至今日,Jeep依然是FCA(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旗下最赚钱的品牌。

后来卡罗尔·谢尔比为克莱斯勒打造道奇蝰蛇,正是因为有《极速车王》中的这层合作关系。复兴福特、拯救克莱斯勒,李·艾柯卡可以说是一个人撑起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中的两家,而且还为汽车行业带来了Mustang这么一款经典的车。遗憾的是,老爷子于2019年7月2日去世,没能等到《极速车王》上映。

亨利·福特二世

1917-1987

虽然当年把李·艾柯卡踢出公司,生生给福特造就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似乎是个不太明智的行为,但是早年的亨利·福特二世却是堪称伯乐。在他28岁接手福特公司时,这是个管理混乱,濒临破产的烂摊子。为了解决福特的乱象,亨利·福特二世“三顾茅庐”从通用挖来了欧内斯特·布里奇,后来还请来了部队转业下来的十位管理人才,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蓝血十杰”。后来这十人中可是出过国防部长、世界银行行长这种厉害角色的,所以你知道亨利·福特二世的眼光有多毒了吧。

确实从个人能力来说,亨利·福特二世与他祖父有不小差距,但是识人、用人方面确实是把好手。重用“蓝血十杰”,让福特焕发了新生,也是在亨利·福特二世的带领下,福特公司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并于1956年上市。对于汽车产业而言,亨利·福特确实贡献巨大,但对于福特公司来说,亨利·福特二世起到的作用并不亚于他的祖父。

正如片尾部分,亨利·福特二世做出“三辆福特同时冲线”这种昏庸决定,他晚年的昏招并不少。但好在他看问题比较透彻,明白这种色彩浓厚的家族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了。所以在1980年,亨利·福特二世辞掉了公司董事局的职务,结束了福特家族77年的统治。用职业经理人和专家集团来领导公司后,福特公司确实走得更好了。正是这种更科学的管理方式,让福特成功挺过了后来的数次危机。

写在最后:至于恩佐·法拉利就不多聊了,每个男人都想拥有一辆法拉利,这就是对恩佐·法拉利最好的诠释。在**《极速车王》中,不少惊鸿一瞥的角色,甚至是一行字幕都能引出人们的无限回忆。比如出演过《巴比龙》的史蒂夫·麦奎因,他就是当年演员中最会开车的,赛车手中最会演戏的人。

最后,还是忍不住向肯·迈尔斯致敬,这才是真正血液中流淌着机油的人!7000+GO?LIKE?HELL!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什么说《极速车王》是一部标准的男人戏?

如果你看过《飞驰人生》,也看过《极速车王》,你会发现比起好莱坞来说中国类型**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你会喜欢沈腾的表演风格以及整个《飞驰人生》里很多韩寒式幽默,但《极速车王》里也有不乏“马特·达蒙”偷跑表、洒螺帽的戏份,同样让人开怀大笑。

那么两部影片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也许就是——灵魂。

并不是说韩导的**乃至中国的**没有灵魂,而是特指赛车这样的类型**中,我们在“车”这个绝对主体中缺失的底蕴是无法与欧美国家相比。这也是没有人把《飞驰人生》拿去和《极速车王》、《极速风流》等影片相提并论的最简单原因。(不得不说,两部“极速”的片名翻译非常敷衍)

回到我们的主题,还是来聊一聊《极速车王》,聊一聊福特和法拉利。

影片中几处不同于现实的细节

与许多**一样,本片也同样改编自A.J.?Baime的《Go?Like?Hell:?Ford,?Ferrari,?and?Their?Battle?for?Speed?and?Glory?at?Le?Mans》。

在历史上,福特确实对于收购当时经营不善的法拉利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福特在勒芒赛场中屡屡不敌法拉利而萌生的收购之后禁止法拉利车队参赛。这里就有了第一处影片中艺术处理的部分,李·艾珂卡并没有在1963年去马拉内罗参与收购法拉利谈判,谈判由福特资深副总裁唐·福莱负责进行谈判。

而在谈判进行到最后,影片中恩佐老爷子下了逐客令并说福特是在侮辱他,他的一句话也直接点燃了福特和法拉利的战争帷幕,那就是所有继承家业的二世祖最不愿听的:转告你们的老板,他不是亨利-福特,他只是亨利-福特二世。但仅仅如此,没有影片中攻击福特二世体重的桥段。

此外,福特收购破产后尽管一直有流言称法拉利把福特作为与菲亚特抬价的资本,但实际上菲亚特直到1965年才开始入股法拉利,并在4年后的1969年才获得50%的控股权。是否有抬价嫌疑无从查证,并且到了今天也没有了意义。

最后,卡罗尔·谢尔比在GT40项目之前好几年就开始了与福特的合作,1961年的AC?Cobra就搭载了福特的V8引擎,不过当时谢尔比最想想到的是雪佛兰,但是雪佛兰方面考虑到给Cobra供货会影响自家科尔维特的销量而拒绝。当然,直到今天我们都能从福特Mustang的身上找到谢尔比的影子,并且福特也用谢尔比命名过当时的野马如今的Mustang,如此殊荣对于一个“改装”界的从业者来说,谢尔比应该就是他们的精神图腾。

其实现实与影片不同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过比较重要的就是这几点。可以看出,当年的福特在家用车市场风生水起一呼百应的时候,依然决定大手笔投入赛车运动中,可见汽车赛事对于一个品牌的意义有多大,对于一个车企的历史有多么深远的影响。

说一句题外话,目前中国车企中也许“领克”最有希望成为一个拥有灵魂和魅力的品牌。

福特VS法拉利

1963年,福特的老板亨利·福特二世与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谈判的收购交易以失败告终。被激怒的福特当即决定打造自己的赛车团队,并立言将在每年一度的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击败法拉利。

但是接下来的两年中,福特车队制造及派出参赛的几辆GT40型赛车都因为悬挂断裂,油耗过高,刹车失灵等各种各样的故障而导致根本没能完赛。至此,福特因此陷入了尴尬的局面。1966年,GT40的首席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与英国车手肯·迈尔斯一起,重新设计和调试了新车,并率领最新研发的福特GT40?Mark?II再临勒芒。而法拉利派出的,则是自家的最新款,法拉利330?P3。由于GT40速度更快,而330质量更轻且省油,顺势造成了两台车势均力敌的局面。

在赛事的初始阶段,福特一直落于下风,但迈尔斯不顾自身安全,长时间以超过7000转速的速度行驶,终于冲进前三。等到第17个小时左右,法拉利车手洛伦佐·班迪尼与迈尔斯竞速,由于持续推进导致引擎过热而败下阵来。至此,迈尔斯的福特一号和布鲁斯·迈凯伦驾驶的福特二号开始领跑比赛。但最终,由于迈凯轮驾驶的福特二号在比赛开始时比迈尔斯的福特一号落后八米,在起跑时覆盖了更多的地面,导致当三辆车同时冲线时,迈尔斯实际上已经落后于迈凯轮了,所以比赛的冠军从迈尔斯易主给了迈凯伦。

不过最后的结果也和影片中描述的一样,福特高层的决定,让一个把自己的全部交给了急速世界的车手,与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冠军失之交臂,并在2个月后的一次性能测试中,把自己的灵魂融入了这个纯粹的“加速世界”。

也许,与纯粹的竞技体育最格格不入的,就是我们所生活在的商业世界。

再皎洁的月光也有暗淡的一面

在这部**上映后,"福特一生黑"、"没想到福特这么垃圾"等言论高居各大评论网站前排。一部**佳作能让观影者有着浓厚的代入感固然是成功,但再皎洁的月光也同样有暗淡的一面,我们在评判任何一件事、一件物的时候,都尽量不要只看一面。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福特都是一个伟大的汽车公司。

我们依然从**来了解福特的另一面。

2000年尼古拉斯凯奇(差点打成尼古拉斯赵四)参演的《极速60秒》中。美国伊琳诺的一家私人改装公司将1967年款福特Shelby?GT500推到了700匹马力,让年轻的我们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跑车,也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速度精神”。它无关于赛车更无关于赛事,更多的对车的迷恋和执着,这些被印刻在生命中的东西,我们现在通常把它称为:信仰。

那么对于福特来说,六七十年代的福特汽车公司的信仰就是带动整个美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将以前手工打造汽车改为流水线化生产,还是区别于当时昂贵的凯迪拉克把汽车推向平民,福特自始至终在做着一件事情——推进汽车工业发展。

结语:纯粹的肯·迈尔斯最终没能逃过商业社会的枷锁,而更加圆润的卡罗尔·谢尔比则被镌刻在了福特的光辉史中。商业市场从不相信眼泪,纯粹固然可以令人肃然起敬,但变通并不代表“滑头”。能够思考和求变也许才是在这个商业社会中立足的根本,对于我们中国的车企来说,虽然底蕴还需要时间,但也许“弯道超车”的路并不止一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看《极速车王》,你需要了解这些"故事"

国际巨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联合主演的**《极速车王》,在国内的当下上映时,已经带着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剪辑?两大光环。在励人看来,当时它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尤为值得一提,虽然最后没有获奖,但它非常具体地展现了强劲的竞争力和冲击力。而且当我们透过该片精彩的外部,凝视它的内核时,自信原本的模样,成为了它送给每位观众的礼物。

影片中的配角,亨利福特二世(亨利福特之子),是在被意大利人恩佐法拉利(法拉利创始人)果拒、羞辱后,开始展现出其人物的棱角的:?我不在乎要花多少钱,我们福特要造出一辆赛车,我们要把那该死的油腻的意大利佬,埋葬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世界三大汽车赛事之一)终点线的百尺之下?。

士可杀不可辱?,亨利福特二世?知耻近乎勇?。虽然他下令不惜重金打造该项目时,有着巨大的财力在背后支撑着,但他的想法其实是非常?男儿当自强?的,那就是,现在即便还没有对手厉害,但是从来不放弃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具有可以做得比对手更好的力量。

同样是配角,甚至比亨利福特二世镜头更少的法拉利掌门人,恩佐法拉利,一口回绝福特的收购,并极尽羞辱之能事,比如说什么?滚回你们那丑陋的流水线工厂,他只是亨利福特的儿子?等,其实同样是在他极度自信的基础上展开的。因为从他的评估来看,或许只有亨利福特再生才能和他一拼,而福特儿子根本没有能力冲击他一手打造的赛车帝国。他对他的?作品?非常自信,他这样说的时候,不惧任何挑战。

就这样,法拉利和福特,一个快速奔跑着,一个疯狂追赶着。也正是在追赶的过程中,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天才赛车手,被福特项目的负责人卡罗尔(马特达蒙饰)邀请,开始不断出现福特新型赛车以及各种赛道之中。

相比配角,主角的他拥有着显而易见的浓墨重彩。赛车、赛道之外,他心无旁骛,不断地超越极限,不断地突破自我是他此生执念。别看他平时是个寡言少语,不谙世故之人,一旦他戴上头盔坐入赛车之中,赛车就变成了战车,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俾睨天下舍我其谁?的战士。

他?披坚执锐?,勇往无前,赢得无数傲人战绩。在影片最后的高潮阶段,在最著名同时也最艰苦的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他再次以英雄无比的姿态一骑绝尘,甩第二、第三名很远很远。

他原本是实至名归,毫无疑问的第一名。但是历史上面从来不乏有小人出来搞事情,他被强制要求减速等待第二名和第三名,他内心挣扎过,但最后妥协了,与第二第三同时穿过终点线。因为在他看来,相比独占鳌头,与整个车队共享第一名,也无所谓!

但是大赛的判罚出人意料,他的队友被判了冠军,他在小人的算计下与宝贵的冠军杯失之交臂了。这种情况要是放在很多人的身上,可能会吵,甚至会闹,至少也要发发牢骚吧。但一代车王的他,展现出了一代车王的风范和自信,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改进和提高赛车上面,他将一句话说得云淡风轻却让点燃无数观众热血,激发了无数听者的自信。他说:?我们来年照样可以打败这些杂碎?。

在励人看来,这正是真正的自信的模样,不怕别人模仿,不怕别人抄袭,不怕别人搞阴谋诡计让人不齿的小动作,因为生命不息,就还会有新的赛道出现,所以,不妨?他强由他强?、?他横由他横?吧,自信有实力的人依旧可以?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在下一个赛道上面展现风。真正自信的人从来不会被真正摧毁,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前行。

《极速车王》福特只是配角,情感与精神才是主角

文:吴韧彦

奥斯卡热门**《极速车王》(Ford v Ferrari),无疑是车迷必看的一部**。除了足够曲折的情节,影片还有三场精彩的比赛——柳泉(Willow Springs)、戴通纳、勒芒,多是实拍,且是从主人公的视角来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观众能跟随着迈尔斯人车一体,把转速飙到7000以上,此时周遭一切都消失了,人就如同穿梭在时空隧道之中。观看此片时能感受到全身肌肉紧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好似在操纵方向盘的是自己。这里我们就来探究下“车王”背后的故事吧!

“车王”练起车技有多拼?

片中驾驶戏份更重的是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车手肯?迈尔斯。贝尔为了更像迈尔斯, 足足减重约32千克(70磅)。贝尔还在邦杜兰特赛车学校(Bob Bondurant School of High Performance Driving)学了一礼拜的课程,熟悉赛车的感觉、声响、视野等。

影片的特技调度罗伯特?纳格(Robert Nagle)这么解释为何要让贝尔去那里体验,一来希望他在身心层面都能理解赛车手到底是个什么样,二来是因为驾校的创始人是那个年代的人,跟他接触,能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

巧合的是,创始人鲍勃?邦杜兰特(Bob Bondurant)不只曾经驾着谢尔比的赛车赢过勒芒大赛的分组冠军,在生活中还跟迈尔斯是朋友关系。为此贝尔不仅能学习如何驾驶,更能听到很多当年真实的故事。

贝尔还学了20世纪60年代的赛车史,与鲍勃进行了多次深聊。那一周正好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每一天的赛道教学都从早上七点持续到下午两点左右才能结束。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课程,却有助于让演员走进角色,令表演更令人信服。

据说贝尔极为好学,求知若渴,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现实中迈尔斯还是个机械师,贝尔显然做了功课,在驾车之余,还特意积极地向机械师取经。这些学习让他更能理解迈尔斯,他觉得他的暴脾气,是因为他将赛车看得无比神圣,不想受到商业化、程式化东西的干扰。当然尽管他提高了车技,但不可能达到赛车手的水平,片中许多精彩特技还是由专业赛车手代劳的。

史上最真赛车场面到底有多真?

《极速车王》特技调度罗伯特?纳格(Robert Nagle)在接受《纽约观察家》访时介绍到,**中的用车跟现代车很大的不同是没有那么多电子驾驶的装备,助力转向和助力刹车也是没有的,更多依赖的是驾驶者的车技。

片方精选了三场赛事,其中柳泉(Willow Springs)是在原址拍的,戴通纳是在加州赛车场(California Speedway)上拍的。场景设计师必须要按照老照片对它们进行改造,让它们看起来像是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

勒芒大赛要持续24小时,当然片方不可能拍摄那么久,因为预算有限也没有去法国拍,而且原先的赛道已经不存在了。他们选择了当年勒芒赛道上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位置,比如邓禄普桥(Dunlop Bridge)、穆萨直道(Mulsanne Stright)、埃索斯(Esses)连续弯、特鲁热加速弯(Tertre Rouge Corner)等在美国进行还原,分别取景拍摄后,再衔接起来。至于起点、终点、看台、维修站,都是在一个小型的飞机场重新搭建。

片方研究了1966年的那场勒芒大赛的录像,一些关键和节点被照搬了下来,如在比赛时有车辆被撞飞、迈尔斯的车门出现了故障、法拉利退出了比赛、在夜晚时分突降大雨、更换整个刹车系统等。

由于片中用到的发动机都是现代版,声响跟当年的不同,声效师还千辛万苦找来60年代的同款赛车集素材,重新做了声音。当然为了让**更具观赏性,他们必须添加一些动作元素,让比赛更具看点。

此外,跟一般主打撞车戏的汽车**不同,赛车**更多要呈现的是,车子看起来要失控了,却又刚好能被赛车手勉力控制住,让人更能感同身受分秒必争、命悬一线的紧张和刺激。

真实的力量VS虚构的力量

这部**的灵感来自A.J. Baime的非虚构作品《地狱驾驶:福特、法拉利在勒芒为速度为荣耀而战》(Go Like Hell: Ford, Ferrari, and Their Battle for Speed and Glory atLe Mans)。不少情节确实是取材于真实故事。

当年福特将赛事看作是年轻化策略的重要一环,想要以此吸引美国新一代的汽车买家。他们的可支配收入更多,更喜欢动感和的车,相比舒适、可靠,更在意的是速度、性能。

福特和法拉利谈判时,福特是被法拉利的不屑给惹怒,但亨利?福特二世只是回应:“我们要跟他们在赛场上赛上一赛”。

片中对于亨利?福特二世的刻画因为缺少可靠的信息,更多是出于戏剧的需要而进行的编撰。福特是曾经要车手三辆车一同冲过终点线,其中有出于安全和经济上的考虑,他们不希望旗下车手互相争斗,造成不必要的撞车甚至伤亡。

现实中,福特1964、1965年在勒芒大赛上失利时,当时车队负责人不是谢尔比,但与福特管理层发生过冲突。**中的冲突主要集中在销售人员和特立独行的赛车手之间,虽然有现实基础,但也是被夸大的。

影片中,谢尔比载着亨利?福特二世开赛车那段,让他亲身体会赛车之疯狂、驾驭之艰难,在现实中并没有发生过。他们之间的分歧也没有激烈到要以谢尔比公司做赌注的地步。迈尔斯的生平部分大多属实,但有些也有出入。

如在测试赛车时迈尔斯拒绝了福特公司安排的机器而选择更传统的贴条,事实上两种方法都用了,这个冲突也是不存在的。机器用来测量车内的气压和温度,而贴条则用来收集外部气流的信息。

又如在最后一场勒芒比赛中,迈尔斯也是服从了福特的安排,并没有为刷新自己的纪录而做出奋力一搏。考虑到他之后的离世,影片也像是在为他圆一个未了的心愿,原本他在1966年是可以成为三冠王的(戴通纳、赛百灵以及勒芒)。

对于迈尔斯的妻子也做了较大的改动,她不是一个传统的贤内助,而是跟丈夫有着相同爱好,爱车也爱驾驶,支持着丈夫的赛车事业,同时也为丈夫的安危担惊受怕。

福特GT40为什么能赢?

福特GT40的开发中,福特的技术力量做出的贡献也很大。如片中所言,钱并不能买来一切。福特虽然下了狠心造赛车,但起步并不顺利。

他们跟英国公司Lola展开了合作,基于Lola MK6开始了改装和调校。但初代GT40在高速时不稳定且不可靠,尽管它可以把速度飙到322公里/小时(200MPH)。在这种情况下,福特将负责人换成了谢尔比,他当时做的生意就是用福特的动力,让车变得更快。

迈尔斯的试驾帮助谢尔比更快地发现缺陷并一一修正。像风道的设计、用更轻的玻璃纤维替换铝和钢、换上镁合金轮毂等,总共进行了上百处的调整。至此GT40才有了赛车的内核,而不是只有赛车的样子。它开始能在戴通纳、赛百灵等耐力赛上拔得头筹,但离打败法拉利还有距离。

相对于法拉利使用4升与3升发动机,福特决定给GT40搭载上大排量的7升V8发动机。这是一个工程上的奇迹,在中置发动机车辆上搭载如此大的发动机,同时还能不伤害空气动力学表现。迈尔斯还发明了在赛事条件下测试发动机的方法,让发动机能跑满48小时。

二代GT40时速可以达到390公里/小时,百公里加速却只需3.5秒。它的橙**和亮蓝色搭配的Gulf涂装已成经典,又宽又扁、高度仅为40英寸的车身也令人过目难忘。

另外,1966年福特还专门成立了勒芒委员会,减少了许多程序上的繁文缛节,还引入了另一支赛车队Holman & Moody,连同谢尔比一起为GT40的研发注入更多。GT40在1966年至1968年包揽了勒芒耐力赛的四届冠军,为福特争足了面子。

其中1966的那场比赛,它包揽了前三名;1967年,它完成了388圈,5232.9公里的新世界纪录,比原纪录整整提高了28圈之多;1968年与保时捷908的冠亚军之争也成了勒芒最经典的追逐之一。

想要车王同款车? 你也可以买得起!

片中出现的车是繁多的,总共大概有423辆,大多是租借的,其中50辆是赛车,除了福特 GT40和Cobra,还有法拉利、保时捷、野马、Corvette等。由于要重现当年的赛车场面,有些车的性能必须达标,必须能以322公里/小时(200MPH)的速度驾驶。

有些车是剧组自己打造的道具车,如片中的三辆法拉利330P3。片中出现的福特 GT40和Cobra有复刻版也有特许的现代版。

部分来自一家名为Superformance的公司。这是唯一一家被设计师特许建造新版本福特GT40和Cobra的公司。

特许版的细节更加准确,尤其适合拍摄特写。复刻版的好处是,外表和机械配置跟老款一致,但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会进行升级。实际上1966年那场比赛上的福特GT40都还“健在”,只不过都在收藏家手中,身价都高达数百万美元。

如此金贵的它们并不适合拿来拍**。当然原车少有人买得起,但真心想要,还是有很多复刻版、车模版可以选择的。

法拉利和福特之争,怎么会有保时捷?

《彭博商业周刊》上刊载的《极速车王:酷炫车辆(燃爆撞车)背后的秘密》(Ford v Ferrari: Secrets behind the Stunning Cars (and Crashes)一文中介绍到**开篇中谢尔比从诊所中出来后开的是辆红色的保时捷 356。

不少人会觉得美国人绝对不会选择欧洲车,但实际上谢尔比因伤病退役之前,为阿斯顿?马丁出战多年,既然要赢,就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而无所谓是谁造的车。

由于片中这段需要多角度拍摄,所要完成的动作也多,拍摄时间还长,为此这辆车必须性能出色。最初片方想借一辆阿斯顿?马丁DB4,但一听到要飙高速,大多车主都不太舍得。汽车调度罗伯?约翰逊(Rob Johnson)才想到使用他们在拍摄柳泉那场比赛时用过的保时捷 356,主要看重的是它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及足够的数量(至少要三辆)。

而且这一选择跟历史也不矛盾,在五六十年代加州的赛车圈,这款车是个实力不俗的狠角色。除了这款保时捷,其他像是904、906等也有出镜。在片中有些车珍贵,却只能一扫而过,出镜率高低,也反映了这些车是否数量多、是否问题少,毕竟剧组用起车来,不会太温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1966年的那场勒芒大赛上,三辆福特后紧跟的四辆车都是保时捷。尽管在60年代,法拉利和福特轮流制霸勒芒赛场,但到了70年代,保时捷就开始崛起了,在80年代,更是创下了7连胜的光辉战绩。至今保时捷仍是勒芒大赛的最大赢家,总共获得过19届冠军。

为Cobra选个颜色有何难?

Cobra这辆车我们已经介绍过几次了。在谢尔比还是赛车手时,开过不少英国车,见识到了英国车配美国动力的潜能。他最重大的一次胜利是在1959年驾驶阿斯顿?马丁DBR1赢下了1959年的勒芒大赛。之后就因为心脏问题退役了。

他之所以转成打造赛车,有部分是因为他曾被法拉利车队拒绝过,终结法拉利在赛场上的统治地位,也是他的心愿之一。1961年,谢尔比看中了英国AC汽车公司的运动型车,主动为他们寻觅合适的动力。

最初谢尔比是向雪佛兰求助,询问他们是否可以提供发动机,但他们拒绝了,原因是不想让他们的Corvette在赛场上遇上劲敌。然而福特却同意了,一来他们正好出了台新发动机,想要借着参赛为他们的发动机做宣传,二来他们希望有人可以阻挠Corvette的一枝独秀。就这样谢尔比用了AC的底盘,换上了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并由多名机械师持之以恒地对之进行升级,还为各类赛事提供定制改装。

在负责为福特打造GT40之前,他已经凭借着Shelby Daytona Coupe在勒芒大赛上获得过小组冠军。过去我们介绍过谢尔比为了推广自己打造的Cobra,即便缺少实车,也通过不断更换颜色,而让人误以为他有许多辆实车。

在片中谢尔比大多时候开的是自己的Cobra,那是不是要尊重历史,让它如彩虹般不断变色呢?我们看到片中这辆车是深蓝色的,原本剧组也想过漆成**,这两种颜色谢尔比都曾用过。

最终导演的考虑是,毕竟这部**最后的结局较为悲情,用深蓝色是更为适宜的。在片中的主要场景中,除了谢尔比日常使用的深蓝色Cobra,还有迈尔斯开过的一辆白色Cobra,另一场赛事中还出现过一辆红色的Cobra。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亨利·福特的生平事迹

跳票了大半年的《Ford?v.?Ferrari》(《极速车王》)终于在8月7日正式在大陆地区上映。就**本身而言,《极速车王》堪称是自2013年《RUSH》(《极速风流》)之后最为优秀的一部赛车题材**。

因为,《极速车王》不仅仅是几乎还原了福特与法拉利之间的恩怨史,詹姆斯·曼高德导演更是将各种情感与赛车精神融入到了影片当中,而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这两个老戏骨的加入,更是凭借着出色的演技将观众带入了上世纪60年代。

赛车**无非就是颇为刺激的飙车场景加上陈词滥调的剧情,虽然能够让观众大呼过瘾,但快餐般千篇一律的剧情往往很快就会让人忘却。不过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极速车王》依旧有着能够激发你肾上腺素的赛车追逐场景,更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情感对白与精神寄托。

关于剧情

《极速车王》的剧情主线,想必各位都有所了解。上世纪60年代牛逼轰轰的福特可谓是有钱的主,不过产品设计上的平庸很难迎合年轻人的胃口,唯有推出时尚运动的跑车才能收割年轻人的心。

亨利·福特二世

与此同时,作为贵族跑车制造商的法拉利,虽然在赛场上收获了无数的荣誉,但不计成本的赛车研发与投入也使其濒临破产,而顽固的恩佐·法拉利为了拿到更多的钱继续自己的赛车梦,也只有寻求被收购。

福特显然是看到了收购法拉利这个名利双收的大好机会,收购了法拉利,不仅可以树立自身在赛车领域的形象,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提升销量。

影片中的恩佐·法拉利

不过,最终的结果大家也猜得到,在谈判桌上,福特提出的掌控法拉利车队的要求与恩佐·法拉利老爷子的意愿大相径庭,谈判以失败告终。而恩佐·法拉利对亨利·福特二世以及福特的羞辱,则是促使福特开启对抗法拉利的篇章。

至此,影片的序幕才刚刚拉开,被羞辱惨了的亨利·福特二世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堂堂一个汽车巨头再怎么也比一个穷困潦倒的“小作坊”强上不知道多少倍。亨利·福特二世当即决定要造出能够在勒芒赛场击败法拉利的赛车。

而最终的故事结局,福特GT40赛车在1966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以三车同时撞线的历史时刻将统治了勒芒多年的法拉利给击败了,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统治了勒芒赛场。

从影片的表面上来看,《极速车王》真实的还原了福特与法拉利之间的恩怨情仇,从被羞辱到反击,再到最终的反击成功,这毫无疑问就是好莱坞励志**再熟悉不过的套路了,不过正如之前所述,这是一部蕴含深层次情感和精神的**。

关于人物

影片中的谢尔比(左)和迈尔斯(右)

尽管影片中有一些情节与现实有一定的出路,但两大人物主角卡罗尔·谢尔比和肯·迈尔斯则是故事中真实存在的福特战胜法拉利的两大功臣。

想必大家都对卡罗尔·谢尔比并不陌生,AC?Cobra、Shelby?GT350、道奇Viper这些大名鼎鼎的美系顶级跑车都出自其手。而福特GT40在勒芒赛场上击败法拉利的壮举,谢尔比更是功不可没。

第一代道奇Viper

作为一名美国车手,谢尔比曾驾驶着经过精简、增压和特殊改装的Austin-Healey?100S赛车,刷新了16项美国国内和国际上的速度纪录。此后,谢尔比还驾驶阿斯顿·马丁赛车赢得了1959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并在1958和1959年参加了世界一级方程式大奖赛。

另一名人物主角肯·迈尔斯,这名移民到美国的英国人自始至终都从未放弃过对于赛车的热爱。他的一生中尽管没有参加过Indy?500,也没参加过F1,但对于速度的追求则促使他不断挑战自我,获得了无数的冠军与荣誉。

影片中的肯·迈尔斯

尤其是在1966年,迈尔斯一举拿下了戴纳通和赛百灵两大耐力赛的冠军。对于赛车的痴迷,对于速度的追求,对于胜利的渴望,这样一位出色的赛车手,迈尔斯深受谢尔比的欣赏。

不仅如此,得益于谢尔比与迈尔斯亲如兄弟的关系,迈尔斯也成为了GT40项目中的灵魂人物,甚至可以说,没有迈尔斯的参与,福特击败法拉利的壮举恐怕就难以实现。

影片中,对于谢尔比和迈尔斯的刻画并没有进行夸大处理,毕竟作为两大真实人物,还原两人的真实性格与关系则更能够带来真实的效果。因此,影片并没有按照好莱坞惯有的套路,打造出一路开挂的超级英雄。

然而,即便如此,观众也能透过**感受到谢尔比和迈尔斯就是整部**刻画的主角,更是贯穿整部影片故事情节福特逆袭法拉利的最大“英雄”。如此一来,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观感,带来了颇有艺术感的刻画手法。

关于情感

虽然影片命名为《Ford?V.?Ferrari》,直译过来就是福特对决法拉利,但就算是将名字改为谢尔比和迈尔斯也不为过。整部影片除了以福特如何击败法拉利为主线之外,更是讲述了谢尔比和迈尔斯之间的情感故事。

在影片中,得益于迈尔斯对于赛车的挚爱,以及天生对于机械的敏感,得到了谢尔比的欣赏。谢尔比也迫切希望迈尔斯能够与之搭档,参与到福特GT40的项目上来,尽管两者最开始也充满了分歧,但谢尔比的真诚以及两人对于胜利的渴望最终打动了迈尔斯。

尤其是谢尔比与福特高管之间的博弈,更可谓是影片情感的高潮。谢尔比绞尽脑汁竭力帮助迈尔斯,展现了其对迈尔斯的足够信任;而临近比赛的那个夜晚,谢尔比和迈尔斯的对比,也表明了两人早已在共同的目标上达成一致,更表明了两人之间相互关心的友情。

引用影片当时的对白

迈尔斯:你怎么还没睡觉?

谢尔比:我又不用开车。

迈尔斯:那太可惜了。

谢尔比:如果我也要开车的话我们就不能组成这么棒的车队了。

简单的几句话,看似平凡但实则令人感动,影片也由此得到了升华。贯穿于整部影片的情感,显然要比**中福特GT三车同时冲线的那一刻来得更加令人激动和兴奋。

而除了谢尔比与迈尔斯的惺惺相惜,影片更是展现了男人与赛车、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多重情感,可谓是将友情、亲情、爱情甚至是怨恨都给展现的淋漓尽致。当然,有些情景或许并非是原型人物的真实经历,但作为一部**,适当的艺术成分则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精神

一部影片如果只是流水账式的叙述,那它一定是一部烂片。而《极速车王》所描绘出来的不仅仅是故事叙述,还有交织的情感,但最为重要的是,它还引出了**的核心“精神”。因此,它获得了年度佳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效等诸多奖项。

肯·迈尔斯和卡罗尔·谢尔比

虽然《极速车王》讲述的是福特如何击败法拉利的故事,但跟大家想象的截然不同,**并没有对福特进行一番轰轰烈烈的赞赏,更没有把福特拍得高光伟岸。相反,作为被反击的对象,法拉利却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影片中的亨利·福特二世

事实上,上世纪60年代,福特公司此举虽然是打着复仇的目的,但最终目的却是为了销量,为了卖车。那个时期福特公司内部存在着很重的官僚主义,而亨利·福特二世乃至众多的福特高管其实对赛车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以致于处处干涉谢尔比的赛车项目甚至操控比赛。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1966年勒芒赛场上,迈尔斯已经处于绝对的领先优势,但无奈福特为了实现三辆福特赛车一同冲线的壮举,让迈尔斯降低车速,最终导致迈尔斯失去了获得勒芒冠军的机会。

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福特三车冲线

要知道,如果当年迈尔斯获得了勒芒冠军,他将成为有史以来在一年中获得三个世界级耐力赛冠军的大满贯获得者,而这个纪录至今也无人能够达到。可以说,福特的这一“军令”断送了一个伟大的耐力赛大满贯获得者。

与此同时,恩佐·法拉利虽然固执,但从不愿将车队掌控权让给福特,以及向迈尔斯脱帽致敬,就足以看出恩佐·法拉利是一个对赛车事业有责任心,更尊重车手的人。

1966年珍贵照片

此外,肯·迈尔斯对于赛车的热爱以及对荣誉的不屑更是将影片上升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尤其是在迈尔斯大幅领先、胜利在望之时,并没有为了自己的耐力三冠王而继续刷新纪录,反倒是服从了福特的安排,最终与冠军无缘。即使没能得到冠军,迈尔斯和谢尔比两人相互信任,放下比赛输赢,创造了赛车界的奇迹。

1966年福特在勒芒击败法拉利后,死神带走了迈尔斯。勒芒比赛两个月后,迈尔斯在加州的赛道上试驾一辆福特测试车时发生事故身亡。根据记载,测试车被撞得粉碎,起火燃烧。1966年,迈尔斯逝世,享年47岁。

请铭记这个名字:肯·迈尔斯

迈尔斯的死被认为是赛车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尽管如此,他依然留下了一份伟大的遗产,那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无限热爱并且倾尽所有去追寻梦想的人,终将取得巨大的成就,并且被热爱他的人所铭记,不管它是否曾拥有过名义上的荣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亨利.福特在学校里常常心不在焉。有一天,他和一个小朋友把一块手表拆开了。老师很生气,让他们放学后留下来,把表修好才能回家。当时这位老师并不知道小福特的天才。只用了十分钟,这位机械奇才就把手表修好,走在回家的路上了。

福特对各种东西的工作原理总是很感兴趣。曾有一次,他把茶壶嘴用东西堵住,然后把茶壶放在火炉上。他便站在一边等候着会出现什么情况。当然,水开后变成了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无处逸出,茶壶便爆炸了,因而打碎了一面镜子和一扇窗户。这个小发明家也被严重地烫伤了。

多年后,福特的好奇心和他的动手能力使他得到了回报。他曾经梦想着去制造一辆靠本身的动力运行并能载人的新机器,他把这种机器叫作“不用马的马车”。在他制造了一辆这样的车后,运输界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

1909年创建了露西弗俱乐部。 亨利·福特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韦恩郡的史普林威尔镇(SpringwellsTownship,WayneCounty,MI.),该镇是今日德宝市(Dearborn,MI.)的一部份。

福特的父母威廉和玛利·福特是来自爱尔兰的移民,福特出生在他父母拥有的一座农庄上,他是六个孩子之长。他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12岁时他花了很多时间建立了一个自己的机械坊,15岁时他亲手造了一台内燃机。

1879年他离开家乡去底特律做机械师学徒工,学成后他进入西屋电气公司。1888年他结婚。

1891年福特成为爱迪生照明公司的一个工程师。当他1893年晋升为主工程师后,他有足够的时间和钱财来进行他个人对内燃机的研究。1896年他制造了他的第一辆汽车,他将它命名为“四轮车”(Quadricycle)。 此后他与一些其他发明家离开爱迪生照明公司,他们一起成立了底特律汽车公司。但这家公司很快就倒闭了,因为福特一心只想研究新车而忽视了卖车。他让他的车与其他公司的车比赛来证明他的车的优良性。他的第二家自己的公司,亨利·福特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他的赛车,1901年10月10日他甚至亲自开车获胜。但不久他的资助者就迫使他离开了亨利·福特公司,此后这家公司被改名为凯迪拉克。

福特又与11位其他投资者和2.8万美元的资金于1903年建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他新设计的车只用39.4秒就开过了一英里,当时的一个著名的赛车运动员将这辆车命名为福特999型,并带着它周游美国。这样一来福特在美国就出名了。福特公司成立仅4年,其资产总值就超过了百万美元。

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了福特T型车。从1909年至1913年,福特的T型在多次比赛中获胜。1913年福特退出了比赛因为他对比赛的规则不满。这时候他也没有必要参加比赛了,因为T型已经非常出名。同年福特将流水线引入他的工厂,从而巨大地提高了生产量。1918年半数在美国运行的汽车是T型。福特非常注意倡扬和保护T型的设计。(福特说:“任何顾客可以将这辆车漆成任何他所愿意的颜色,只要它保持它的黑色。”)这个设计一直被保持到1927年。到1927年福特一共生产了1500万T型车。此后45年内这将是一个世界记录。 亨利·福特将他的总裁地位让给他儿子后用了不少时间来关注他1919年购买的《德宝独立报》(The Dearborn Independent)。这份报纸一共出版了八年。在这段时间里该报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犹太长老秘密会议纪要》的文章(不是福特写的)。后来这个“纪要”被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认作是一个谎言。美国犹太人历史社团称福特这段时间的思想是“反移民、反工会、反酒和反犹太人”。

福特以他自己的名字于该报中发表了数篇反犹太人的文章。1920年代初这些文章被综合编辑成一部题为《国际犹太人,世界上最紧迫的问题》的四卷著作。这些文章虽然反对对犹太人的迫害和残暴,但将许多这样的归罪于犹太人自己。这些文章有多个作者,包括福特多年的秘书。虽然福特本人并未持笔,作为报纸的出版商这些文章当然都要经过福特本人的同意。

1927年十二月福特关闭了《德宝独立报》。后来他反悔“国际犹太人”、“纪要”等文章。1942年1月7日福特写了一封公开信表示他反对对犹太人的仇恨以及他希望反犹太再也不出现。但一些人声称这封信并不是福特写的,他也并未署名,他对这些问题从未真正道歉。今天反犹太人和新纳粹组织在他们的网站上依然引用他的这些文章。 一些迹象显示亨利·福特在阿道夫·参加政治的初期曾资助过。一些德国人称在20年代收到过福特给的捐款。但1933年美国国会的调查并未能够确定真的有捐款流向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福特汽车公司参加德国的军事建设。比如:1938年该公司在柏林开了一个组装厂为德国陆军提供卡车。当年七月福特被授予德国大十字勋章,这是纳粹德国授予外国人的最高勋章。福特是获得这个勋章的第一个美国人。授勋的原因是福特“使汽车成为一个大众商品所作出的先驱工作”。亲自写了一封祝贺信。 1863年7月30日生于密歇根州格林费尔德城。父亲是爱尔兰移民,在兄弟6人中亨利排行第一。

亨利自学成为一名蒸汽机技术师。1887年进底特律爱迪生电灯公司当技术员,后升为总工程师。

他潜心设计汽车,1896年试制成一辆二汽缸气冷式四马力汽车。1898年辞职。1899年成立了底特律汽车公司,但只生产了25辆汽车后便于1901年1月破产。

1903年福特6月16日再次成立汽车公司,并一直担任总经理。同年,公司生产出第一辆福特牌汽车。1908年福特又制成T型福特汽车。这种大众化汽车深受欢迎,畅销欧洲。1911年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建成第一家汽车装配工厂。

1908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T型车,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1913年,福特创立了全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这种流水作业法后来被称为“福特制”,并在全世界广泛推广。这种制度是在实行标准化的基础上组织大批量生产,并使一切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成为劳动生产率很高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1914年,首次向工人支付8小时5美元的工资,改变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

1915年,威尔逊接见福特,盛赞福特汽车公司

1919年亨利买下了公司其他股东的股份,独占了该公司。他还利用花旗银行的资金扩大再生产,使公司成为20世纪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福特本人也被称为“汽车大王”,其家族成为美国几个主要财阀之一。

1921年,哈定接见福特,盛赞“你为美国创造了一家最了不起的公司”

1927年,公司停止生产T型福特车,开始制造新式的A型车。1932年又开始制造V-8型车。现在该公司已实现多样经营,既制造、装配、销售轿车(福特、水星、林肯、大陆牌)、卡车、拖拉机及有关的零件和附件,还研制、生产消费用和航天工业用(包括通讯和气象卫星)的电子产品和器具。

1929年,胡佛参加福特博物馆落成典礼

1936年,亨利·福特与他的儿子埃兹尔一起于在密歇根州创立了美国福特基金会。一开始它是一个地区性的机构其目的是广泛地促进人类。该基会发展极快,到1950年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性和国际性组织。

1943年,亨利的独生子爱德塞死后,他把公司许多企业的指挥权交给其孙子亨利-福特二世。

1946年,“汽车金色50年”因为福特对汽车工业的贡献而授予他荣誉奖;《纽约时报》评论说:福特不仅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

1947年4月3日,亨利-福特去世。他葬礼的那一天,美国所有的汽车生产线停工一分钟,以纪念这位“汽车界的哥白尼”

1999年,《财富》杂志将福特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以表彰他和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2005年《福布斯》杂志公布了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亨利·福特名列榜首书名:《我的生活与工作》